标题图
广州脸谱 | 垃圾分类“科技达人”谢炜键:我让垃圾分类更轻松
2020-10-20 08:10 广州日报客户端

广州脸谱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数读

截至目前,广州市在运营生活垃圾终处理设施共16座,总处理能力达2.8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能力增加至1.6万吨/日,生化处理能力达到3920吨/日。全市上半年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达170万吨。

广州的垃圾分类工作向全市5908家机团单位、企事业单位强制推行,在医疗、酒店、餐饮等12个重点行业推行强制分类和源头减量。

到2022年,广州市的焚烧设计处理能力3.3万吨/日,规模化厨余垃圾设计处理能力4500吨/日,能够完全满足广州2035年前常住人口2000万人、管理人口2500万人的城市发展需求。

谢炜键

垃圾分类“科技达人”   

“如何让垃圾分类更方便、更精准,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简单易事,是我一直思考、一直想做到的。”

今年35岁的谢炜键可算是垃圾分类领域的“科技达人”,多年来他一直全身心投入智能垃圾箱和域内餐厨处理技术的研发,凭借新科技和互联网应用,不仅让垃圾分类取得更实在的成效,更重要的是让垃圾分类更加轻松、更加方便,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

上新:研发推出首台智能垃圾箱

通过手机扫码,选择对应的垃圾种类,垃圾箱对应的垃圾投放口自动打开,居民投放垃圾后,就能获取相应的积分,使用积分在网上商城兑换物品。这是去年谢炜键带领团队研发推出的首台智能垃圾箱,刚一发布就成为当时抢眼的“明星”。

谢炜键2008年从部队退役转业,那一年他23岁,成为了社区物业管理人员。2016年起,他开始对垃圾分类进行深入调研。当时,谢炜键看到,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热情很高,但有时候也未能清楚分类,需要志愿者或者环卫工人帮助。

于是,他有了“让垃圾分类更轻松、更精准”的想法。

谢炜键开始拜访科技公司的朋友探讨方案,也到中科院、能源所等院校向专家学者求教,探索最新技术。2017年,谢炜键成立了公司并组成了科研队伍,集中精力进行智能垃圾箱和域内餐厨处理技术的研发,在垃圾分类前端分类投放和终端处理,发明创造基于人工智能、红外感应、物联网等技术的设施设备。

去年,首台智能垃圾箱的问世,并首先在黄埔区夏港街青年社区投放10台。

更新:垃圾箱采用人脸识别功能

如今,谢炜键不断观察改进,推出智能垃圾箱2.0版本,当人靠近时,智能垃圾箱盖能感应自动开门,同时降低投口高度、扩大投口面积,大大增强了居民使用舒适度。另外,垃圾箱里还增加了紫外线和臭氧杀菌,解决细菌滋生问题,同时还集成了很多便于维护管理的功能。

谢炜键说,他计划今年11月研发推出智能垃圾箱3.0版本,“最新的智能垃圾箱采用人脸识别功能,采用视频拍摄技术,对投放者进行识别和记录,同时对投放垃圾的过程、数量和分类都进行大数据记录,所有数据都可以溯源分析,得出更加精准的投放效能数据和分类效果数据。”

“如何让垃圾分类更方便、更精准,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简单易事,是我一直思考、一直想做到的。”谢炜键说,垃圾分类与每个人都有关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参与保护家园环境。

科普:带居民体验垃圾分类乐趣

此外,谢炜键在夏港街青年社区北围压缩站门口配置了餐厨垃圾就地处理设施“厨余宝”,别看它“小身材、大胃口”,日处理厨余垃圾可达3吨。“目前青年社区每天的餐厨垃圾量约2吨多,‘厨余宝’基本解决社区的餐厨垃圾就地处理,不用再运输至处理站,避免路途运输和撒漏问题。”谢炜键说,处理后产生的废液通过油水分离器自动分离,废水处理成有机液肥,用于绿化植物的栽培,废气经过无害化空气处理器处理达到环保标准。

更有意义的是,为了让居民体验感受垃圾分类的乐趣,对垃圾回收有更多的了解,谢炜键专门在“厨余宝”边上开辟了科普园地,让居民看到从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利用有机肥再进行种植果蔬的生态循环。科普园地上种有百香果、番茄、红豆、蔬菜等,都是有机肥的种植成果。“在科普园,我们还会利用一些废品进行DIY制作,让它变成生活中实用的小物品,普及废旧利用的认识。”谢炜键说。

扫码观看更多精彩内容吧~

幸福底色

热度力度不减措施更加精细

广州垃圾分类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2018年7月1日,《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这是全国首部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提出和推广“三化四分类”模式。《条例》实施以来,垃圾分类成效逐渐显现,社会公众分类意识明显提高,分类投放精准率大幅上升。

早在2014年,广州市就积极探索推进楼道撤桶定时定点投放模式。2019年,广州全市所有居住小区已100%完成楼道撤桶。今年以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热度力度不减,措施更加精细化。目前全市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分别达到了99%、95%。

各区制订投放点优化提升方案,对现有近1.8万个投放点位开展优化改造,“定时定点”投放模式不断巩固;分类集中收集点1.2万个,分类收运车辆1760台,分类运输线路1487条,基本实现“桶车一色、专车专用”。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点位优化提升9000余个,完成率超50%(计划率40%),其中白云、番禺、黄埔区的完成率居前。

在行业源头减量方面,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商业综合体餐饮业月均垃圾减量约146吨;党政机关办公用纸减量87吨;学校、小区等回收可回收物4.2万吨;邮政快递业减少产生包装垃圾4.9万吨。

专栏统筹/张毓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全杰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王燕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王燕、全杰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编辑 汪式奇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叶碧君

createtime=16032650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