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
“我抒我读”投稿|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
2020-09-26 00:11 广州日报客户端


最近在读《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作者是两位长期关注美国高等教育的专家,他们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社会、科技发展的大背景深入探讨了三条“谬论”的成因以及它们在教育中对美国教育造成的危害。作者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的培养方式、社会的发展趋势、科技的革命,甚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使得本书极具参考意义,令人深省,发人深思。

当下是谁把孩子培养得愈发娇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充斥着眼帘。于是乎,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提高班、比赛、竞赛、考级接踵而来。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安排和监管,各式各样的课程排得满满的,从此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超前教育愈发疯狂,家长们的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把孩子培养成超神的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不断地与人去比,去争,让孩子的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极其压抑的状态,也许某一项特长确实与众不同,但是心理和精神却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已经不算是一个健康的人了。

还有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的保护和溺爱,很多“直升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关怀无微不至,更有甚者高考陪考陪睡。与此同时,把学生当作永远都是对的人,不断去迎合学生,努力争取让学生付出最少的汗水,获得更多的知识。

种种原因,导致现在有一部分学生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他们容易焦虑、抑郁,心理脆弱,受不了挫折和打击,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各种原因造就了娇惯的心灵,导致“钢铁”没有炼成。如何“反脆弱”,如何治愈“娇惯的心灵”又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办法其实很简单,套用书本上的一句话: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



作者:罗志明(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孙珺


createtime=16012002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