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科医生牛俊奇:新冠肺炎疫苗产生大量抗体,现在关键看抗体的保护性
2020-07-08 11:51

牛俊奇是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传染科医生,2003年抗击SARS疫情时曾不幸感染,现在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新药的早期临床试验,近日,他做客《理解未来》科学讲座,与张文宏、颜宁等各领域权威专家在一起做了一场关于“病毒与人类健康-专题科普”的讲座。

对是否有后遗症不太担心

面对公众关心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是否有后遗症的话题。牛俊奇表示,他当年很不幸染上SARS,刚出院时呼吸很困难,CT上明显看到肺的纤维化,但过了半年左右,基本就没有症状了,一年以后基本完全恢复。“我个人看法,会不会有后遗症,要看这个病毒感染能不能变成慢性化,慢性化的前提就是病毒要持续感染。目前看,新冠病毒基本是急性感染的过程。如果病毒被清除了,机体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所以患者将来肺病变成慢性化的可能性非常小,我对后遗症和慢性化不太担心。”

牛俊奇

疫苗关键看抗体的保护性

牛俊奇表示,预防性疫苗上主要看抗体产生的情况,抗体仅仅是免疫力的一部分,实际还有细胞免疫存在。有些疾病例如乙肝,在抗体滴度可能很低的情况下,再次接触抗原后,B细胞会被迅速重新激活,抗体会再次迅速产生。在这里,细胞免疫也参与其中,所以单纯看中和抗体的滴度不能完全判断它有没有保护性。

另一个例子是流感疫苗,流感每年都要打疫苗,问题不是它产生的抗体没有效果,而是它的抗原每年都有变异,所以要年年打。目前看,新冠肺炎病毒的稳定性相对比较好,变异不是特别大。问题是它产生的抗体会不会持续很长时间。牛俊奇说:“但是话说回来,现在很多疫苗,比如HIV病毒疫苗,它也会产生抗体,但是往往抗体没有保护性,所以找到保护性的抗体是很重要的。目前看到的已经发表的新冠肺炎疫苗,绝大多数会产生很高比例的抗体,关键就是抗体具不具有保护性。”

牛俊奇说:“我们回头看,当年艾滋病出现时,对全人类产生的巨大冲击不亚于今天的新冠肺炎。在艾滋病疫苗研究中投入了长期的、持续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很可惜,艾滋病到现在没有一个有效的疫苗,并且没有任何一个疫苗能看到希望。我们看到的仅仅是疫苗研制中的一个里程碑,距离成功还有很遥远的距离。除了艾滋病疫苗外,还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这个病毒发现现在55年了,目前为止疫苗研究结果仍然遥遥无期。所以我们要知道疫苗研究的未知领域还比较多。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武威、张丹

视频剪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威、张丹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蔡凌跃

createtime=1594180288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