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
冯骥才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希望更多人关注传统村落
2020-05-24 17:42 原创

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正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先生受聘担任首批推广大使。与他同时获聘的还有袁隆平、申纪兰、冯巩、海霞、李子柒等5人。

农业农村部表示,为进一步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提升节日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推进成风化俗,引导带动城乡同庆丰收、共迎小康,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决定从相关领域聘请一批杰出代表,参与丰收节民俗、文化、科技、旅游等公益宣传活动,承担在各自领域的公益推广义务。“推广大使”需具有积极向上的公众形象,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推广大使”采取分批聘任的方式,分为“国家推广大使”“民俗推广大使”“社会推广大使”“乡村推广大使”“媒体推广大使”“网络推广大使”等不同类别,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颁发聘书。
近三十年来,冯骥才先生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盘清家底式的普查,目前已有1372项遗产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农耕文明传统节日在他的政协提案推动下进入国家法定假期。他还发起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在他的呼吁下,国务院确立了七部委联合进行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已有6819个村落进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受到国家的重点保护。作为天津大学的教授,冯骥才还通过教育为民间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培养了大批有生力量。
这些年,冯骥才一直关注和中国传统村落空心化的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冯骥才表示,村落空心化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城镇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历程,但不等于它没有问题。“比如乡村耕种的土地荒芜了怎么办?村落一空,人把村落记忆带走了怎么办?村落遗产怎么办?传统村落的保护怎么办?如果传统村落消失,我们将失去一笔极为重要的农耕文明遗存,我们对此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一定要认真、积极地应对。我希望自己能做一些事情。”冯骥才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肖欢欢通讯员杨扬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肖欢欢


createtime=159031335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