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
战疫代表蔡卫平:建议从六方面着手提高重大传染病的救治能力
2020-05-22 21:13 广州日报客户端

5月22日下午,全国人大广东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会上,战疫代表蔡卫平作了“进一步提高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的发言,根据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救治能力的短板与不足,他建议可从六方面抓紧完善。

不足:病例不到五百也要突击建设临时医院

作为抗非典“老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新冠肺炎隔离病区医疗总负责人蔡卫平说,2003年抗击非典的经验显示,分层、分级、定点收治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能力的重要措施。非典以后,不少大型、特大型城市新建或扩建了当地的传染病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也都设立了传染科。在禽流感、登革热等非烈性传染病疫情中经历了考验。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却暴露出许多问题,医疗卫生体系受到严重冲击,不少城市尽管病例数不到500例也要突击建设符合呼吸道传染病收治条件的临时医院,这突显了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的不足。

挑战:全球基本每年有一个新发传染病出现

提高重大传染病的救治能力的需求,不仅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出发,更是今后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需要。

蔡卫平指出,过去30年地球上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个新发传染病出现,人类面临新发传染病挑战的间隔期越来越短。尽管不一定每一种新发传染病都是烈性传染病,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应做到常备不懈。

目前国内传染病医院建设规模过小,即使是经济发达的城市也难以达到每万名常住人口1床的要求。能够满足收治呼吸道传染病人的负压床房更加不足。大多数医院没有符合生物安全防护条件的P3实验室,难以开展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烈性传染病的临床检测和病原学科研。传染病医院综合救治能力依然较弱,没有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心血管科、外科或者水平较低,满足不了重大传染病救治的需求。

建议:从六方面抓紧完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加防控救治医疗设施,要大幅度提升防控能力。就如何进一步提升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蔡卫平提出6条建议:

1、建设综合性的传染病医院。传染病医院不仅仅只有传染科,应该建成大传染科的综合性医院。现代医疗体系之一是多学科协作诊疗,传染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需要各学科相互支撑才能提高救治水平,尤其是呼吸、循环系统重症疾病救治能力。应建设强大的重症医学科,各种学科协同发展。必要时才需要更高水平医院的其它专业支援。降低疫情对社会正常医疗服务的冲击。

2、扩大传染病医院建设规模,平战结合。平时是为市民提供医疗服务的综合医院,疫情时随时可以增加传染病病房。因传染病与普通疾病不同,通常1个病人对应着会有数倍的无症状感染者,还要考虑他们的隔离需要。除按1床/1万人口设置符合传染病隔离(尤其是呼吸道隔离)要求的标准床位外,需要预留扩展用地,以备疫情发生时可搭建临时性的隔离病区。医院建筑密度应低于25%。预留用地地下预埋管线,一旦疫情需要,在上面搭建临时板房即可使用,避免突击征地新建临时医院的被动局面,也无需新建医技部门。大力推动机械人操作,如机械人送餐、送药,标本采集、运输等等;减少密切接触机会。

3、推动传染病救治资源整合。把一座城市里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的资源,合并成一个集临床医学和研究为一体的大型的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加强传染病救治应急和防控力量,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建设,高水平的病原学和免疫学研究能极大提升诊断和救治水平。

4、大型传染病医院应设立P3实验室,符合烈性传染病临床检测生物安全要求。平时用于科研,重大疫情时能正常开展相关临床检验,减少标本外送带来的潜在传播风险。

5.传染病医院内应配置足够的医护人员。充足的医护人员配备既可满足重大疫情时的人员使用,也可用于援外任务。按照正常床位配置的1.3倍配备人员。政府应保障传染病医院日常运作,保障传染病医护人员工资待遇。

6.立法保障重大传染病救治医疗费用。医保不足政府兜底。不能发生因为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的问题。治疗和隔离传染病人获益的是全社会。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何雪华
广州日报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苏韵桦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张宇

createtime=1590153182022